济南日报党总支发动以“守一颗初心圆百个愿望”为主题的“党报帮您办”举动后,收到了许多市民大众的诉求来电。近来,家住济南高新区的77岁市民董秀玉打来电话,想要向市民叙述两件“传家宝”背面的故事。8月2日,记者走进董秀玉家,白叟心情非常激动,拉着记者来到卧室,指着一台摆放在墙边的缝纫机说,这便是他们家的两件“传家宝”之一,也是他们家的“大功臣”。董秀玉坐在缝纫机旁,一边熟练地操作,一边向记者娓娓道来,“这台生产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上海规范牌缝纫机,现已整整跟从了我57年了。1960年我16岁,参与了人民公社建立的缝纫组,开端有用学习缝制衣服。4年后,缝纫组解散了。因为其时家里日子很难,为了生计,我就和家里人商量着开了个门头,对外接受做衣服的活计,挣钱补助家用。但其时没钱买缝纫机,就在亲属和朋友的协助下,东拼西凑借了158元钱,在1964年从100多公里以外的济南买回来这台缝纫机和一台旧式的木炭熨斗,这可是其时村里的第一台缝纫机,是个稀罕物。”
董秀玉的缝纫门头开业后,村里村外的人都来找她缝制衣服。“那时分,加工一条裤子6毛钱,一件中山装、西装1块钱,棉大衣一块五,我这儿价格实惠公正,手工也好,所以生意多。”说起其时缝纫门头的炽热,董秀玉浮光掠影。
因为其时乡村没有通电,家家户户很早就睡觉歇息了,而董秀玉经常是一天到晚都忙不完,晚上做衣服煤油灯的亮度不行,她就用其时比较奢华的“罩子灯”“嘎斯灯”照亮。有时做着做着就开端打瞌睡,好几次都不当心把灯推到地上。冬季做棉衣好几次差点烧着了棉花……
缝纫的生意好了,家里的条件也随之得到了改进。后来董秀玉结了婚,缝纫机也作为陪嫁品跟着一起来到了婆家。1977年,国家康复了高考,其时是民办教师的老公也迎来了命运的起色。为了支撑他参与高考,董秀玉把家里的活都揽了下来,老公也不负众望,高分考取了济南的本科院校,随后在济南参与工作。
其时两个人现已有了4个孩子,白叟年岁已大,作为家里的仅有劳动力,董秀玉倍感日子上的压力之大。可是想想老公的出路,再看看几个明理的孩子,董秀玉再度想重用缝纫机来做活补助家用。其时乡村现已分田到户,董秀玉白日种田,晚上揽工缝制衣服,农闲的时分,还在村里组织了缝纫学习班,专门从青岛买了《服装裁剪》教材,把家里的一间房子拾掇出来做教室,教授邻近村庄的年轻人学习缝制衣服的技能。就这样,董秀玉一边种田,一边做衣服,一边教学生,维持着全家老小的日常开支,邻居们都说她天天像赶火车相同繁忙。
几年今后,董秀玉带着孩子到了济南和老公聚会,家里的日子条件逐步好转,她不再需求给人缝制衣服补助家用了。可是,这台缝纫机却一直没闲下来,为节省开支,家里大人孩子的衣服都是她用这台缝纫机缝制的。改革开放后,产品越来越丰厚,家人的衣服也不需求她做了,缝纫机的效果“越来越小”。
董秀玉拿起那个锈迹斑斑的旧式木炭熨斗笑着说,许多第一次看见它的人都觉得像我国古时分的“尿壶”,其实那个口是用来“跑烟”的。她认真地给记者演示,怎样放木炭,怎样加热,怎样熨衣服,这一瞬间,董秀玉似乎又回到了50多年前。
“这台缝纫机陪着我度过了几十年的艰苦年月,我很感谢它们,它们见证了我这个小家的日子是怎么一步步变得富裕美好,更见证了咱们祖国这个‘我们’的繁荣富强兴盛,它们便是我这一生里最宝贵的回忆,我要将它们永久地保存下去,让我的孩子们也要懂得它们的宝贵。” (济南日报记者 崔健)回来搜狐,检查更加多